造紙工業是發達國家國民經濟十大支柱性產業之一,從我國造紙行業現狀看來,近年來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也進入快速增長期。從造紙行業市場調查報告可以看出,我國紙和紙板的總產量一直大幅低于總消費量,年人均紙張消費量遠低于世界發達國家水平。那么我國造紙行業究竟發展的如何呢?以下是對我國造紙行業現狀的分析:
一、我國現代造紙行業現狀特點
1.技術密集型。造紙工業投資60%以上是設備投資,自動化程度高于一般制造業。
2.資金密集型。世界造紙工業每百美元產值占用資產154美元,同冶金、石油、化工相近。
3.規模效益型。造紙工業設備投入大,固定成本高,擴大規模是降低成本、增強競爭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4.資源約束型 造紙工業屬于原材料工業,對纖維來源的依賴性極高,世界上主要的制漿造紙國家原料資源都比較豐富,如美國、加拿大、芬蘭等國90%以上采用木漿造紙,其森林覆蓋率都位居世界前列。
5.與國經濟同步增長紙品的生產量和消費量的增長速度與國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基本同步,在工業化高速發展的時期, 則高于GDP 的增長。
二、我國造紙行業現狀
1.我國紙業發展潛力巨大
根據紙板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分析得出,從1997年-2010年國內紙張及紙板年消費量和生產量的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比較可以看出,紙張及紙板年消費量與生產量的增長率起伏較大,兩者保持一個非常相似的增長趨勢。與我國GDP的增長率相比,紙張及紙板年消費量與生產量的增長率從2002年開始一直都處于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可以說我國的造紙行業現在正處于一個高速成長期。2010年國內紙張消費量達到7600萬噸-8000萬噸,2020年將達到或超過1億噸,我國紙張及紙板消費量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相對其他行業,造紙行業具有明顯增長潛力。
2.造紙業越來越受到政府重視
造紙行業現狀在目前工業行業中屬于少數需求拉動型、市場潛力巨大的行業,進口紙和紙漿的用匯總額僅次于石油和鋼材。國家已將造紙行業列入國債支持技術改造的重點行業之一,制定一批國債技改項目;2004年國家發改委正式公布《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促進造紙工業結構得到有效地調整。隨著政策的逐步實施,在今后的幾年里,我國造紙企業、尤其是行業龍頭企業必將高速成長。
3.巨大市場吸引國際資本關注
我國造紙行業現狀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吸引著世界紙業巨頭的目光,也吸引了國外大量資金的投入,國際造紙巨頭,已經或者正在源源不斷地攜巨資進入我國,數十家跨國公司,以數百億的巨額投資,數百萬噸的造紙項目在國內跑馬圈地,一批大的建設項目相繼獲得國家批準開工建設,而眾多的資本涌向中國市場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造紙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大好。
三、我國造紙業面臨的問題
中國造紙行業現狀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就是纖維資源。目前我國嚴重依賴國外纖維,即使搞林紙一體化,增加1000萬噸紙漿,也只是今年我國進口商品漿的數量。造紙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我們生產的不到6000萬噸紙中,有2000萬噸都跟著我國出口的消費品到了歐洲、美國去了,明顯提高了他們的回收率,我們的回收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幾。如果把這2000萬噸去掉,我們的回收率就超過50%,也相當于美國現在的水平。對于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已經不低了,因此多渠道開發我國纖維原料資源意義十分重大。此外,我國造紙行業現狀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像芬蘭、加拿大、俄羅斯那樣搞造紙工業,這些國家的人均占有土地面積、人均占有纖維資源比中國高得多。不久之后,中國紙張的消費就會趕上整個歐洲,或者是美國的消費量,接近1億噸。屆時我國紙漿的需求量會非常大,以每兩噸紙需要一噸新鮮漿計算,也需要5000萬噸紙漿。造紙行業現狀指出,中國林紙一體化也是有上限的,最大可能可以增加1000萬噸紙漿,發展潛力有一定局限。
其次是淡水資源十分匱乏。造紙工業需要耗水,就是目前國外最發達的國家也不可能不排水,當然這個量很低,可以進行自我凈化,降到最低點,對環境不會有負面影響。但是沒有水是不可能的,我們水資源沒有優勢。
其三是人均能源占有也是非常低的,這些也不可能支持我們造紙工業無限制的發展。我國惟一的優勢就是人力資源,這個優勢在小廠是明顯的,但對大型的、現代化的造紙企業,勞動力的用量是非常小的,這個資源優勢體現的不是很明顯。
以上是對我國造紙行業現狀分析,您也可以從造紙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找到更多關于造紙行業分析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