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的宏大版圖中,港口作為連接世界經濟的關鍵樞紐,始終在動態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積極探尋新的增長點。山東港口青島港作為全球最大紙漿進口港和輻射我國北方、中西部地區和日韓等國的紙漿樞紐港,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創新的業務模式以及高效的作業體系,在紙漿進出口領域不斷實現重大突破。 今年上半年,青島港紙漿吞吐量同比增長22.5%,再創歷史新高,紙漿進口量穩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港口的強勁實力,更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先手落棋 擘畫發展藍圖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青島港深諳“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深知唯有精準把握市場脈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近年來,全球造紙行業蓬勃發展,紙漿需求持續上揚。青島港緊盯全球紙漿產能布局新動態,迅速組建專業的市場調研團隊,聚焦紙漿新增產能釋放機遇,精準研判紙漿進出口量的增長趨勢,主動下好市場“先手棋”,構建“港口為樞紐、貿易為紐帶、物流為支撐”的供應鏈生態圈。 針對紙漿新產能集中發運需求,青島港主動對接國外漿廠和船公司,提前溝通船舶到港計劃,制定“一船一策”作業方案,紙漿作業升級“泊位預約+動態調整”機制,確保船舶到港即靠、靠港即作業,F場推行“專班盯靠”制度,建立單船精準服務檔案,從船舶靠泊、卸貨、倉儲,再到轉運全程可視化管控。同時,依托“精準客戶畫像+需求預判”服務體系,為紙漿客戶開通“綠色靠泊通道”,提升紙漿船直靠率。 2025年接連創出5680噸紙漿單班單艙單機接卸紀錄和單班101箱紙漿裝箱作業紀錄,青島港再次以高效服務承接全球增量,為進口量創歷史新高奠定堅實基礎。 三單融一 數智同頻共振 在數字化浪潮的席卷下,青島港深刻認識到創新是推動港口發展的核心動力。今年以來,青島港積極探索金融與物流深度融合新模式,成功落地全國首例紙漿“三單融合”業務。所謂“三單融合”,即通過整合貿易訂單、運輸訂單和金融訂單,實現物流、信息和資金的高效匹配,打破不同平臺間的數據壁壘,通過數據共享為貨物辦理“電子護照”,實現一路暢通無阻,讓每個環節的數據自動銜接、實時驗真,既杜絕了紙質時代‘丟件改單’的煩惱,又讓整個流程用時從周級縮短到小時級,過去需要奔波現場辦理的業務,客戶“掌上”即可辦理完成,給傳統海運插上了“數字翅膀”。 為拓展紙漿數智化服務,青島港與方舟智能精心搭建了“千紙鶴PulpCrane”服務平臺,為45家漿廠、貿易商等上下游客戶提供全方位、數字化的供應鏈服務體驗。該平臺整合了港口的物流信息、業務辦理、客戶服務等功能模塊,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共享和業務的在線辦理?蛻糁恍柰ㄟ^登錄“千紙鶴PulpCrane”服務平臺,即可隨時隨地查詢紙漿貨物的運輸狀態、裝卸進度、庫存信息等,實現了貨物信息的全程可視化。同時,平臺還提供在線訂艙、報關報檢、費用結算等一站式服務,客戶可以通過平臺便捷地完成各項業務操作,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節省了時間和成本。 鏈式直發 織就一紙通達 在紙漿運輸業務中,高效的作業模式是提升港口競爭力的關鍵。青島港充分發揮臨港綜合保稅港區的獨特政策和便捷通關優勢,釋放臨港區域碼頭岸線資源,加快完善物流新通道。同客戶、船方緊密合作,深耕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依托港口毗鄰鐵路專用線的區位優勢,首創“碼頭直裝-鐵路直發-港區直達”全鏈條紙漿作業模式,實現“紙漿卸船、紙漿裝箱、火車發運”的無縫銜接,真正把貨物“進出海口”搬到了客戶的“家門口”,為客戶打通“一站式”物流運輸通道,努力將“供應鏈”打造成“共贏鏈”。 為拓展紙漿業務的輻射范圍,提升服務的便捷性,青島港攜手貿易集團、物流集團及聊城代表處各方,積極推進紙漿“陸港直通”模式,通過海鐵聯運的方式,實現了港口與內陸地區的高效聯通。在“陸港直通”模式下,紙漿貨物在港口完成裝卸后,直接通過鐵路運輸發往魯西國際陸港,無需在中途進行二次裝卸和轉運。這不僅大大縮短了運輸時間,降低了物流成本,還減少了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和風險,幫助客戶倉庫前置,縮短中間環節,降低綜合成本,推動構建“采購-物流-倉儲-分銷”全鏈條服務平臺,擦亮了“效率快港”“服務優港”“質量強港”品牌,打造效率最快、成本最低、服務最優、品質最好的紙漿流通生態圈。 下一步,山東港口青島港將以加快建設一流的紙漿供應鏈綜合服務龍頭港為目標,在奮力攻堅集團公司“五大戰役”的征程上,發揮紙漿專業化優勢,激發“干就干一流 爭就爭第一”的澎湃動能,為山東港口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