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印刷業分類情況 截至2021年3月30日,安徽省共有各類印刷企業3369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282家,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企業1835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1173家,排版、制版、裝訂專項印刷企業33家,數字印刷專營企業46家。 2020年,全省印刷業資產總額611.82億元,同比增長10.4%;工業總產值 454.29億元,同比增長2.3%;銷售收入459.59億元,同比增長4.8%;利潤總額26.68億元,同比下降12.1%;對外加工貿易額23.42億元,同比增長2.2%;從業人員8.27萬人,同比減少0.4%。 全省共有印刷產業園區6個,國家印刷示范企業4家,總部在安徽省的上市公司4家,擁有或使用印刷商務網絡平臺的企業28家,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172家,通過綠色印刷認證的企業28家,全省現有4家國家印刷示范企業。 二、安徽省印刷業產業布局 安徽省印刷業發展呈現“東強西弱、南強北弱、省會突出”的特點。全省擁有172家規模在5000萬元以上重點印刷企業,從業人數3.3萬人,工業總產值305.85億元:工業增加值53.03億元,利潤總額24.66億元,研發投入11億元。 全省共批準建立印刷產業園區6個,主要集中在皖東南地區及省會合肥市。合肥出版物印刷產業園,是全省最大的印刷產業園,園區面積 1200萬平方米,入駐園區印刷企業150家。滁州包裝科技產業園及明光包裝印刷產業園,兩個園區入駐印刷企業67家。桐城印刷包裝產業園,入駐園區包裝印刷企業429家,打造從原輔材料、電腦制版,到塑料印刷、紙質印刷、金屬印刷,再通過電商、物流配送的產業鏈。廣德經濟開發區西區印刷產業園,利用毗鄰江蘇、浙江的地理區位優勢,引進江、浙、滬11家包裝印刷企業入駐園區,以一般紙包裝印刷為主營業務。阜陽印刷包裝產業園,入駐園區印刷企業12家,以煙草、酒類、票據等精美紙包裝印刷為主。 三、安徽省印刷業重點發展領域 1. 出版物印刷。2020年全省出版物印刷企業282家,以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華云印務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為龍頭,承印重點主題出版物、中小學教科書和皖版圖書,全年出版物印刷工業總產值50.4 億元。 2. 包裝裝潢印刷。2020年全省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企業1835家,全年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工業總產值385.0 億元。紙包裝印刷方面,滁州龍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滁州華藝柔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合信包裝有限公司等印刷企業以瓦楞紙包裝印刷為主;煙酒類、生活類紙板包裝印刷、標識票證精細紙印刷方面以合肥安泰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安徽金輝印務有限公司、蚌埠金黃山四版印刷有限公司等印刷企業為龍頭;塑料軟包裝印刷方面,以黃山水新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天成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金科印務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金屬罐包裝印刷方面,以嘉美食品包裝(滁州)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 四、安徽省印刷業“四化”發展情況 1. 數字印刷。2020年安徽共有數字印刷企業68家,數字印刷出版物種類693種,數字印刷機裝機數量167臺(套),數字印刷出版物用紙量40.76萬令,數字印刷出版物數量2167.57萬冊(萬份),數字印刷部分總產值5.1億元。 2.綠色印刷。安徽通過綠色印刷認證企業數量28家,使用粉塵、紙毛、墨霧、廢氣收集裝置的企業數量1314家,無溶劑復合機裝機數量148臺,通過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數量729家,CTP裝機總量179臺,綠色印刷出版物1.65萬種,綠色印刷出版物用紙量2396萬令,綠色印刷出版物數量4.52億冊(億份)。 3.印刷智能化。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應用智能技術的印刷企業有218家,智能化建設(改造)投入7.47億元。 4. 印刷融合化。以安慶桐城為例,塑料包裝產業是桐城市支柱產業之一,當地政府主導,實施“互聯網+”桐城塑料包裝產業采銷一體化項目,構建塑料原料采銷一體化平臺,打造從原鋪材料、電腦制版,到塑料印刷、紙質印刷、金屬印刷,再通過電商、物流配送的產業鏈。 五、未來發展規劃 1.堅持正確導向,維護文化安全滿足人民新期待。要持之以恒做好各類重大主題出版物的印制任務,特別是黨的創新理論著作、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以及中小學教科書等出版物的印制任務,為主流價值觀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助威賦能。 2.搶抓有利機遇,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切實貫徹好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安徽省承東啟西、腹地廣闊的區位優勢,優化全省印刷園區產業布局、政策配套和服務保障,建設印刷業轉移促進中心、特色運營試驗區,打造印刷業綜合服務支撐區,形成多點支撐、特色多樣、上下游產業鏈集聚的印刷業新格局。 3.深度融合發展,提升印刷業創新發展新動能。深入實施“印刷跨界融合和新興業態培育工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印刷業融合發展。發揮物聯網、5G、區塊鏈、人工智能、現代供應鏈等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賦能和效益倍增作用,促進印刷業與金融、物流、交易市場、信息網絡等生產性服務業的跨界融合,培育印刷業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平臺、共享化經濟、個性化定制、服務化生產等新興業態,實現安徽省印刷業從傳統制造業向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轉變。 4.聚焦綠色發展,完善印刷業可持續發展機制。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聚焦“推進綠色發展”和“解決突出問題”,引導印刷企業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提高印刷從業者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貫徹生產全周期綠色管理理念,淘汰落后技術、工藝和裝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建立完善綠色化發展機制。 5. 強化人才支撐,優化印刷專業人才成長環境。加強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和職業道德建設,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促進職業院校、印刷企業、科研機構深度合作,開展印刷領軍人才的選拔推薦和“印刷+互聯網+X”專業人才的培養。完善人才流動機制,共同推進長三角區域印刷專業技術職稱、職業資格等資質互認,形成有利于各類印刷專業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