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1日,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進森林認證工作,更好地支撐和服務林業現代化建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發展中心與南京林業大學于南京舉辦了森林認證座談會。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女士受邀出席大會,并做了現場演講。 
翟總表示,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發展中心的指導下,APP(中國)通過開展森林認證工作為企業經營和生態保護帶來了豐碩的成果,并正式宣布,APP(中國)旗下知名品牌“清風”將逐步實現常態化貼標,以進一步推動市場的綠色消費意識,也呼吁更多的企業一同參與到這一綠色行動中來,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實現對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 
森林認證作為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產品市場準入的有效機制,已經得到了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的普遍認同。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中國森林認證體系(CFCC)于2014年與世界主要認證體系——森林認證體系認可計劃(PEFC)實現了國際互認。此舉對整個中國林業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不僅進一步加大了全球范圍內認證產品的供應,加快推進了全球森林可持續經營,也在相當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中國林木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為企業更順暢的開展國際貿易提供了“綠色通行證”。 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發展中心的指導下,APP(中國)在行業內率先開展在產品上加載CFCC和PEFC聯合標識的工作。其中,高端生活用紙品牌“唯潔雅”和旗下知名品牌“清風”更成為國內同類產品中首批成功加載聯合認證標識的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翟總在座談會中表示,作為森林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森林認證工作必將迎來快速發展。開展森林認證并不只是一個小小的標簽,也不只是為了獲得通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對中國林業而言,它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增強森林生態服務功能、提高林業產業持續發展能力、助推新時代中國林業現代化建設。 自1992年進入中國以來,APP(中國)將“林漿紙一體化”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帶入中國,倡導自身可循環的綠色造紙產業鏈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造紙行業對自然資源的影響,同時通過規模效應反哺生態環境。2012年APP發布了“2020年可持續發展路線圖”,把天然林資源的保護作為商業策略的重中之重;2013年初,APP頒布森林保護政策(FCP),宣布停止任何涉及天然林的作業,并嚴格貫徹執行。2014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包括金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黃志源先生在內的諸多企業領袖、政府官員及非政府組織代表一起,共同簽署了《紐約森林宣言》,承諾集團將在踐行可持續發展上持續起到表率作用,與社會各界緊密合作,推動林業科研發展,保護全球森林資源。 同時,APP(中國)一直堅持“科技營林、生態營林、依法營林”的理念,以科學人工營林,實施對自然林的有效保護。截止到目前,已種植人工林近29萬公頃,其中通過CFCC/PEFC認證的面積達25萬多公頃,占總量的88%。目前,APP(中國)已有12家林業公司取得了CFCC/PEFC-FM認證證書,17家工廠取得CFCC/PEFC-CoC產銷監管鏈認證,確保采購的原料源自可持續經營的森林。截止到2017年年底,APP(中國)在環保上的投入已累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這其中就包括在CFCC中國森林認證等可持續森林管理工作上的投入。 作為全球領先的大型制漿造紙企業,APP(中國)旗下擁有30多家全資和控股漿紙企業以及18家林業公司,旗下擁有林務事業部、紙漿事業部、工業用紙事業部、文化用紙事業部、生活用紙事業部等,總資產近1600億元人民幣。 關于APP(中國) APP(中國)全稱為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公司。自1992年進入中國以來,始終秉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可持續造紙的“林漿紙一體化”理念,努力踐行綠色循環。目前,APP(中國)旗下擁有林務事業部、紙漿事業部、工業用紙事業部、文化用紙事業部、生活用紙事業部等。 此外,APP(中國)及其母公司金光集團也正著手于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綜合體及科技園項目,以實現資源多元化配置。如今,已經在上海及長三角地區開發了5個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包括:上海白玉蘭廣場、上海金光外灘中心、上海金虹橋國際中心、上海星薈中心和寧波金光中心。 截至2017年底,APP(中國)擁有30多家全資和控股漿紙企業,以及18家林業公司,總資產約1582.19億元人民幣,年加工生產能力約1,100萬噸,2017年在華銷售額約552.86億元人民幣,擁有全職員工逾3萬名。APP(中國)致力于從多方面大力發展,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