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有網友反映“高安紙廠排放的污水把魚蝦全毒死了。”10日,記者聯系到重慶市墊江縣相關部門,就此事進行跟蹤調查。
確實存在魚類死亡但并未發現違法排污行為
2017年8月8日17時左右,墊江縣高安鎮花灘以下到西子河河段出現魚蝦死亡現象。事件發生后,墊江縣環保局、墊江縣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高安鎮政府,迅速安排人員趕赴現場開展調查。
漁政及環保執法人員現場調查發現,死亡魚類的品種有鯽魚、鯉魚、鰱魚、黃臘丁、鲹子、石花、石扁頭等,死魚水域水質呈異常現象。連日跟蹤調查發現,隨著水流向下游移動,死魚現象逐漸減少,截至8月10日早上漏灘以下河段未發現死魚現象。目前仍在繼續跟蹤觀察。
2017年8月8日晚19:40,墊江縣環保局執法人員對西子河上游的高安紙廠(重慶市益發包裝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經查,高安紙廠8月8日正常生產,廢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生產廢水處理后循環使用未外排;該公司屬于國控企業,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8月6日至8月8日其流量計顯示為0m3,未發現污水外排。該公司屬重慶市環保局及墊江縣環保局重點監管企業,污水排放已實現24小時實時在線監控;同時,墊江縣環保局調取對該公司1-8月例行檢查記錄單,未發現違法排污行為。
同時,墊江縣環保局環境監測人員在8月8日晚20:00到達西子河現場后,立即對該斷面河水進行了采樣。經分析,該斷面水體溶解氧為1.10mg/L,低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5mg/L標準值,水體氧含量嚴重偏低。
魚蝦死亡原因:水體含氧量偏低
根據現場檢查及水體監測結果,排除高安紙廠排放污水造成水體污染。經分析,死亡魚類中,多為含氧量需求高的魚類,造成魚類死亡的主要原因為水體含氧量偏低,水體含氧量偏低原因有兩點:
一是大雨形成地表徑流,匯聚入河造成水體污染。由于高安鎮場鎮區域人口密度較大,且久晴無雨,形成一定有害物質在地表累積。8月7日21時至8月8日17時,墊江縣出現強降雨天氣,其中鶴游、白家達大暴雨,三溪、永平等18個站點達暴雨,硯臺、高安等16個站點達大雨,其余鄉鎮小到中雨。大雨在高安鎮形成地面徑流,地表水裹挾地表污染物流入該河段,導致水體溶氧量遠遠低于“連續24小時中,16小時以上必須大于5mg/L,其余任何時候不得低于3mg/L,”的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89)。
二是連晴天氣下發電站驟然開閘放水造成水質惡化。上游高安發電站運行記錄顯示:發電站7月31至8月7日停機檢修,于8月8日早上8:40開機調試,12時開閘放水發電。連晴高溫,河道徑流量小,水體交換量缺乏,發電站多日沒有開閘放水,致高安場鎮河段水質惡化,8月8日電站驟然開閘放水后,尾水(出水)裹挾該區域水體,形成含有大量有機物的污染水帶,順流而下,造成下游河段局部水質污染。
已集中沉埋死魚并將加大監管力度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高安鎮已安排工作人員沿河打撈死魚,并集中深埋處理,避免形成二次污染。
同時,墊江縣環保局、高安鎮政府承諾將加大沿河兩岸排污企業監管力度,嚴格環境執法。高安鎮政府將加強河道清漂浮、清淤力度,確保水環境質量達標。漁政部門將加強對天然水域魚類資源的保護,合理實施人工增殖,維持水域生態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