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環境保護部開出史上最大罰單,19家企業因脫硫設施存在突出問題,被罰脫硫電價款或追繳排污費合計4.1億元。上榜企業中,電力企業是重災區,我國五大電力集團都有下屬子公司上榜。另外,還有部分鋼鐵、有色和化工企業上榜。
單純從數額上來看,4.1億元的罰款額度堪稱是史上最大。最大環保罰單的開出,一方面表明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決心以及執法力度大大加強;另一方面,也是對違法排污企業的一記警醒,給予公眾環境治理的希望和信心。
近年來,對于環保問題,很多人都把矛頭指向了包括印刷行業在內的看似污染嚴重的制造行業。再加之三廢問題不斷,印刷行業一度被推向環保話題的風口浪尖。雖然綠色印刷、清潔生產的工作也在印刷行業不斷的推行,但似乎并沒有摘掉扣在印刷業頭上的標識著高污染的帽子。
隨著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印刷行業的環保工程將如何開展是個大問題,首先就要摘除就在頭上的污染“高帽”。來自北京印刷協會的一項關于2013年北京市印刷行業“清潔生產”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北京市的書刊印刷企業(包含報業印刷)以及絕大多數票據、標簽、安全印務的印刷企業,全部采用膠印工藝,其涉及的紙張、油墨、版材、橡皮布等基本符合環保標準要求。其主要的污染排放集中在印前制版的少量廢液和印刷過程中的潤版液和洗車水來降低VOC排放。因此,北京地區采用膠印為主工藝方式的絕大多數印刷企業是屬于低污染的環保企業。并非人們作為的高污染,但在某些領域,如一些包裝印刷也是存在較大的VOC排放量。針對那些VOC排放較大的包裝印刷企業(塑料包裝和印鐵包裝)將會進一步限定排放量,采取必要的污染治理措施。還有一些廢棄物、噪聲等的污染情況也都如此,并不能以偏概全,印刷行業只是某些領域存在污染情況,目前也正在積極的采取治理措施,相信會有所改善。
環保盛行的今天,各行各業都在積極的響應國家政府的環保舉措,印刷行業也不例外。唯有不斷推行環保、綠色印刷,才能推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保障行業穩定前行。只有全員齊動員,無論是政府、協會、企業還是每個印刷人。努力踐行綠色印刷,積極開展清潔生產,相信印刷行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