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我國近些年部分地區環境呈不斷惡化之勢,不少人士建言獻策。11月22日,在河北香河舉辦的“2013綠色中國夢——推進生態文明發展高峰論壇”上,與會人員認為,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加快竹柳育林項目的推廣是推進我國綠色公益事業進一步發展的有效途徑。
據悉,該論壇由國務院中國科技創新發展工作委員會農業推廣中心主辦。國務院參事任玉嶺、科技部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副會長兼科技成果推廣中心主任陳宏發等應邀出席,圍繞當前中國生態環境的現狀、生態文明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等相關社會關注話題展開深度的研討。
在論壇上,任玉嶺表示:“在我國工業發展的過程中,由于人們過度重視財政收入,忽略了生活過度消費、資源過度消耗、污染過度排放等一系列的發展問題,最終導致了我們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并爆發了能源、資源等方面的危機,沙塵暴、霧霾等極端異常天氣更是頻頻出現!
造成環境惡化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森林資源的匱乏。我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約占世界總量的7%,但我國的森林面積僅占世界總量的4.6%。加之2008年雪災對我國南方林木造成的惡劣影響,以及我國造紙業的蓬勃發展,我國森林資源形成了總量不足、資源匱乏、無林可采、供求失衡的尷尬現狀。如何解決這種現狀,成為了峰會中探討的一大主題。專家認為竹柳作為速生樹種,具有發展前景好、低碳經濟、高效環保等優勢,不僅能保護環境,更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
在峰會上,論壇組委會還評選出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批先進集體、企業和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