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將面臨“三個50的挑戰”,即到2050年,世界總人口將增加約50%,達到90億;但要控制氣候變化問題,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減少50%,這是可持續發展的艱巨任務,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問題。
在2011-2012年度“可持續發展在中國”高峰論壇暨頒獎典禮上,金光紙業、沃爾瑪中國、聯合利華中國、三星中國、戴爾中國等12家企業,代表各相關行業獲得了“可持續發展在中國”的優秀案例獎,以龍頭企業的角色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路上的中流砥柱。
金光紙業PR總監兼可持續發展項目總監張文展介紹,中國造紙業經常背負污染大戶的形象,其實造紙業分為傳統造紙和現代造紙。傳統造紙是“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能耗、資源消耗型),總是留給公眾“白沫噴涌、黑水橫流”的印象。而現代造紙是“兩型一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循環),不論在能源節省還是環境保護方面,相比較傳統時期是有很大改進的。尤其1995年后,國家確定木漿造紙的方針,1萬多家造紙廠降至當前的3000家左右。其中走林漿紙一體化道路的約70家,金光紙業就是領頭羊。
金光紙業旗下不但有國家最高環保榮譽-----環境友好型工廠,而且還有工業旅游示范點工廠。到目前為止,金光紙業在華累計環保投資已超過60億元人民幣。其中,海南金海漿廠環保投入達27.5億元人民幣,超過投資額的1/4。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在《造紙業綠色發展的環境建設》一文中提到現代造紙(林漿紙一體化),是循環經濟產業,是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能夠做到資源可再生,生產可清潔,廢物可回收,污染可治理。另外科學營林使原料資源生生不息得以供應,這是很多產業難以做到的。
中國是造紙古國,現在已經是造紙大國了(2011年中國的造紙產量與用量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如何走向造紙強國問題還有很多。比如解決同質化競爭需要政府的合理規劃與科學審批,才能避免某紙種好賣就一哄而上擴產能的現象。中國造紙走出去要解決國際認證、雙反、各種壁壘的問題,這也需要政府與企業都成熟起來。金光紙業在這些方面可謂歷經磨難,逐步成長,也有許多經驗甚至是教訓可以分享。
最后張總監表示,可持續發展首先要持續盈利,否則自己活不長;其次堅持林漿紙一體化,成本低模式優;第三是綠色環保,否則政府要關閉你;第四是CSR,社會責任不盡責,周圍老百姓唾沫也會淹死人;第五要會應對各種綠色壁壘、貿易壁壘,取得各項認證認可,能走向國際市場;第六是誠信建設。金光紙業的這些經驗相信對中國造紙行業將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