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市長王南健日前接受人民網廣東頻道“市委書記、市長系列訪談”獨家視頻專訪,就江門市發展“低碳經濟”的情況與網友交流。王南健詳細介紹了江門市目前正在推進的幾個低碳類大型項目,他語帶欣喜地表示,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循環經濟“四大加速器”以及相關的大型項目正催動“江門戰車”跨越式前進。
相對于大多數省市對“低碳經濟”還停留在理論認識層面,江門市的低碳經濟已經有了大量的大型項目做支撐,已經在具體、有力地推進過程中了。王南健告訴記者,江門市依托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循環經濟這“四大加速器”,推動在新起點上起跑的“江門戰車”全速前進,實現“彎道超車”。王南健首先介紹了新能源在江門市的發展情況。新能源在江門市主要包括核電、風電和氣電三大類,以及為這些清潔能源配套的裝備制造業。這其中塊頭最大的就是核電,而重頭的就是去年底剛剛正式動工的臺山核電大型項目。據介紹,臺山核電這個與法國電力公司合作的大型核電項目總投資達到502億元人民幣,是目前最大的中外合資電力項目。王南健告訴記者,臺山核電目前正式上第一期兩個機組,發電能力為350萬千瓦,這也是目前功率最大的核電機組。王南健向記者抖出了這樣一盤“帳”:臺山核電僅第一期兩臺機組350萬千瓦的發電能力,再加上江門市目前正在上的70萬千瓦的氣電還有20萬千瓦風電,在未來5年間,江門市將擁有440萬千瓦的清潔能源。而這些清潔能源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年可減少電煤消耗1050萬噸,減少溫室氣體排發2270萬噸,等于是營造了34平方公里的森林。鑒于如此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江門力爭將發展核電打造成“低碳經濟”的支柱產業,積極尋求上級的支持,在臺山相應地建立了與核電相配套的清潔能源(核電)裝備產業園。預計隨著產業園的發展,產值將可達400多億。
新光源方面,江門市抓住現在世界新光源發展最快的LED行業,及時出臺了支持力度很大的政策,去年年底,全國半導體照明電子行業首次發布LED行業標準,現場會地點選在江門,引人注目。王南健欣喜地說,雖然對LED的扶持政策出臺只有短短的三、四個月,但世界上的許多LED產業的領軍企業都紛至沓來,包括臺灣、日本、美國的行業領軍企業,現在基本落實投資意向的已有100億。按照規劃,未來5年內江門市新光源要達到500億的產值。除了在制造領域發展新光源外,江門市也努力在應用領域推動新光源發展,如出臺一些配套的政策,推廣LED燈具的使用等等。
在新材料方面,江門市在新型化工材料方面有比較大的突破。江門原有的傳統產業——化纖紡織在廣東省排在第一,在全國排在第三位。在對這些傳統產業進行升級的基礎上,發展新型化工材料——高強度特種纖維。這個產業目前有開平信達化纖、新會彩艷芳綸兩大龍頭企業,都是生產航空、軍工、深海作業等需要的高強度特種纖維。王南健語帶神秘地告訴記者,這些特種纖維連高強度子彈都打不穿的,都是應用到最尖端的領域。更讓人驚喜的是,這些企業的效益非常好,基本上沒有污染,差不多可以實現零排放。
除此之外,江門市還有其他磁性材料、納米材料等新材料。這些新材料產業在江門也有一定的基礎,江門市力爭抓住這些新材料產業實現大發展。
在循環經濟方面,江門市有3個國家級、2個省級的循環經濟試點,有十多家企業已經進行了試點。王南健表示,實施循環經濟試點目前看來效果不錯:原來那些重污染的、排放量大的企業,比如說造紙、紡織、印染這些高污染企業,搞了循環經濟之后,它們就變成清潔生產的企業。他特別舉了新會銀洲湖紙業基地的例子:按照計劃該基地將達到1000萬噸的產能,5000億的產值。而按照循環經濟理念運作之后,1000萬噸產能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耗600多萬噸,也就是說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500多萬噸。而搞了循環經濟之后,實現了低排放,江門就可以上很多造紙項目。不然的話,一上就否決,根本不可能上,更不可能大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