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紙業分公司興隆造紙廠和圣宇公司的排污口分別在路北和路南,相隔數百米,一個向北流,一個向南流,被某報的記者張冠李戴,搞混了。
近日,某媒體報道,太陽紙業暗藏排污口偷排超標污水。為查明事實,7月9日,齊魯環保世紀行記者團來到太陽紙業。經過現場查訪發現,暗藏的排污口確實存在,只不過,這個排污口屬于太陽紙業分公司興隆造紙廠的鄰居圣宇公司。
在找到暗藏的排污口之前,濟寧市副市長、兗州市市委書記江成告訴記者團,在6月9日相關媒體報道了太陽紙業違規排污的情況后,兗州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調查組,會同濟寧市環保局對媒體報道的問題逐一反復核查,環保部門拿出了核查數據和平時的監測結果,經過反復核查,有關部門認為:有關媒體報道太陽紙業超標偷排失實。這一結論被兗州市政府和濟寧市政府兩級政府部門認可。
調查發現,暗藏的排污口不是太陽紙業的,而是圣宇公司的,發現問題后,這個企業已經被關停。
太陽紙業的董事長李洪信也表示,太陽紙業在很多方面做得還不夠,比如固體廢氣物的處理不夠妥當,有一定的異味,但企業排放的水是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為此,企業設立了半個月的公眾開放日,新聞媒體、投資者和社會各界都可以來檢查。
在興隆莊鎮堡子村東側京滬鐵路橋以西,記者團來到一家叫圣宇的企業,該企業與太陽紙業的一個分公司興隆造紙廠同在路北側,東西緊相鄰。由于已經被關停,只剩一名姓孫的值班人員在廠區看廠。孫先生告訴記者團,該企業原來叫圣興,2006年改名為兗州市圣宇工貿有限公司,該廠由于超標排污,已經被關停半個多月了。7月5日,兗州市環保局來貼了封條。兗州市環保局局長申玉民解釋說,貼封條是因為怕企業偷偷恢復生產。
在興隆造紙廠東側,記者看到一個排污口正在向外排水,水質清澈。在路南側,圣宇造紙廠和興隆造紙廠的對面,有一個廠區,當地老百姓告訴記者,這是圣宇的污水處理廠。記者團一行走到該污水處理廠的東側,發現這里也有一個排污口,與路北側興隆造紙廠的排污口南北相望,該排污口已經停止排污,并無污水流出。但廠區內的污水處理設施仍在運轉,兗州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企業關停后,必須將已經產生的污水處理達標后,才能徹底關閉。
濟寧市環保局的總工程師帶領記者團繼續南行大約三百米,來到一處河溝,這里蘆葦茂密,枝葉蔥蔥,一棵大樹聳立在河溝邊上。就在這棵大樹旁邊,太陽紙業的工作人員撥開了樹枝雜草,露出一個水泥排污管,這里停止了排放污水,這就是暗藏的排污管。濟寧市環保局總工程師介紹說,北面興隆造紙廠的污水向北流入泗河,而這個排污口的污水順著鐵路旁邊的河溝流入白馬河直至流進南四湖。可以肯定地說,這個排污口并不是太陽紙業的,是圣宇公司的。也就是說,太陽紙業分公司興隆造紙廠和圣宇公司的排污口分別在路北和路南,相隔數百米,一個向北流,一個向南流,被某報的記者張冠李戴,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