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我市節能減排工作漸漸走在了全國前列,造紙企業污染整治成效突出,污染物減排幅度明顯。過去污染較嚴重的新河、太平河、浐河污染程度大幅下降,浐河入渭斷面COD平均濃度下降了61.5%,太平河入浐口斷面下降了51.7%,新河長安段斷面下降了78.2%;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2月2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對我市造紙業減排工作做了專題報道,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全國各地致電要求學習西安的先進治理經驗和做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確保關閉任務落到實處
近年來,我市節能減排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水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市委孫清云書記在市委全會上指出,要把關閉造紙企業作為戰役來打,必須按計劃完成關閉任務。并親自帶領相關部門到污染嚴重的浐河、太平河流域進行專題調研,要求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務必痛下決心,采取措施,堅決遏制水污染惡化的局面。市長陳寶根多次深入造紙企業調研,要求區縣政府“一把手”要親自上手抓造紙企業關閉工作,務必背水一戰,確保關閉任務落實。分管副市長多次召開協調會、現場辦公會,協調解決關閉造紙企業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同時,市政府從市級財政拿出專項資金,支持造紙企業關閉工作。
兩年關閉31家造紙企業
3條河流污染大幅下降
“九五”末,我市有造紙企業300多家,年廢水排放量約3億噸,年COD排放量約10萬余噸,造紙業COD排放量占全市工業COD排放總量的73%以上,而對GDP的貢獻不到4%。“十五”期間,我市對造紙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分期關閉淘汰規模以下造紙企業200多家。2006年、2007年又關閉了31家。現在全市有造紙企業30家,造紙廢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較“九五”末,分別下降了83.6%和82%,市內主要河流水質普遍開始好轉,7條入渭一級支流,有兩條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標準,兩條河流水質基本達到Ⅳ類水體,其余3條河流污染負荷也大幅度下降。
加強監管執法
防止造紙污染反彈
只關不管,勢必造成造紙污染反彈。我市對造紙企業的環境監管,嚴把“三關”。首先是準入關。全市范圍內不再審批新建、擴建造紙項目,在建成區范圍內逐步關閉造紙企業,現有造紙企業不得擅自擴產。其次是嚴把監測關。對化學制漿和節水減排的造紙企業,全部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嚴防造紙企業超標排放生產廢水。一年內三次超標排放的予以關閉。第三是嚴把監管關。凡發現排水造紙企業擅自鋪設暗管進行惡意偷排、未經處理直排生產廢水行為的,一經查實,立即予以關閉。市環保局透露,今年我市將力爭再關閉逼退5家以上造紙企業,爭取到“十一五”末,使全市造紙企業數量控制在20家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