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開著寶馬車喝污水,還是騎著自行車喝礦泉水?”這是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周生賢在第三屆環境與發展中國論壇上說的一番話。他指出,要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加大對造紙、酒精等12個高污染行業的淘汰性,以保護水資源這個中國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命脈。
周生賢指出,高污染產業增長過快是一些江河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今年上半年,我國的經濟增長達到11.5%,其中規模以上的工業增長18.5%,鋼鐵、有色、建筑、石油以及煉焦、化工的高污染行業的增長偏快,增長增加值合計增長20.1%,如果不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水污染將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對此,國家將以六項具體措施加大對水資源的保護:
一是,提高環境準入門檻,禁止有毒有害的排放。
二是,嚴格按照國務院節能減排的工作方案和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將加大對造紙、酒精等12個高污染行業的淘汰性。
三是,嚴厲打擊對污水的排放行為,對影響水安全的項目要監管,要建立預警的水污染處理。
四是,加大重點工業污染源治理的力度。
五是,削減主要水污染物,加快污染水處理廠的配套,盡快完善污水處理的政策,將收費標準調整到位,同時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和運營的市場化步伐。
六是,合理開發飲用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