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消基會”28日公布市售平版衛生紙實際張數和標示張數的誤差調查,發現11家業者中有10家的衛生紙實際張數少于標示張數,其中更有3家超出許可差范圍,有的還相當離譜。“消基會”要求“公平會”馬上介入調查并開罰。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道,“消基會”接獲消費者投訴說,買到的平版衛生紙一包320張竟然比標示張數少了20張,因此“消基會”針對市售11家品牌的平版衛生紙進行張數大調查,依島內標準規定,每包衛生紙的張數許可差為-3%。
調查結果發現3家業者不符合標準,占27%,尤其其中一家超市自有品牌的衛生紙6包中就有5包不合格,其中一包還少了43張最為夸張。另外11家業者中10家的實際張數都比標示張數少,“消基會”說雖然其中七家是在許可差的范圍內,仍然可能違反“公平交易法”,主管單位“公平會”可依法處以罰鍰,以及限定不得販賣、運送、輸出或輸入等。
“消基會”義務律師團召集人陳智義說,“公平會”應該從小處著手,不可以因為只少了幾張衛生紙就認為沒什么關系。 不過調查也發現,還有一個品牌的衛生紙是11家業者中唯一衛生紙張不但沒少反而還增加的,“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說,在物價上漲的同時業者這樣的態度值得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