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餐巾紙上印字的顏料都是化學品,擦在嘴上是否安全?”市民吳凱日前在一家飯店吃飯時發現,餐巾紙上印滿了飯店的廣告和電話。記者調查發現,餐巾紙印字并非偶然現象,這些紙巾卻大多出自地下印刷小作坊,顏料來路不明,印刷場地臟亂,紙巾不經消毒就送往飯店。
擦嘴紙巾印彩字
吳凱和朋友在一家飯店用餐,眾人酒足飯飽后用紙巾擦嘴,無意中發現紙巾上印滿了字。“不知誰突然想到,這些字的顏料都擦到嘴上去了。”這句話提醒了吳凱,一起吃飯的其他人也紛紛質疑起來———還真不知道吃下去有沒有害。
記者昨天看到了這張紙巾,約10厘米見方白紙的一面,頂端印著店名商標,緊挨著下方印著“會吃是福,千古奇鮮———風味瓦罐湯”的廣告,最下方兩排是兩個分店的地址和電話。所有內容都是褐色字,占半個巴掌大小。
老板權當做廣告
在紙巾上印字———這在餐飲行業已經不是個別現象。在一間茶室,每位客人都會得到一張印有“××茶園”的紙巾。綠色的字印在一面紙的中央,下方印著茶壺和茶杯的圖案。另一家飯店,印有外賣電話的紙巾就放在賬臺前,一紙兩用,擦嘴還可當宣傳單。服務員隨手扔張紙巾給詢問外賣的客人:“電話上面有。”
老板說,他們愿意多花點錢,在普通白紙巾上印上店名和商標。“每箱多花個幾十塊錢,少印點廣告、外賣單什么的,還是劃算的。”
地下作坊印紙巾
供應紙巾的小老板帶著記者七彎八繞地來到場中路,在一個外來務工者聚居區的弄堂深處是車間所在地———十幾平方米的屋內,一臺印刷機和一個卷紙的大木輪便是設備,印好和沒印好的紙都堆在地上,有的裝好袋即將送去飯店。地上、紙上、機器上到處是灰塵,不見任何消毒設備。顏料桶上除了“水性油墨”的產品名稱,沒有成分說明,生產日期是手寫的。記者撥打廠家電話,卻發現是空號。
小老板拍著胸說,他向上百家餐飲企業供貨,從沒有質量投訴。他展示了一些樣品,其中不乏上海人熟悉的知名品牌。“這種印字的紙巾每箱60包,每包100張,賣95元。我每周要發貨上萬箱呢,你放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