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01年以來,國內漿紙市場似乎又轉入“熊市”低迷狀態。首季福建省造紙行業呈現出生產總量穩步快速增長卻不增收,產品庫存量顯著上升,行業經濟效益明顯下滑的態勢。
一、生產平穩快速增長,骨干企業增多降少:今年第一季度福建省造紙工業生產開局較好,穩中有升,據省統計局對銷售值在500萬元以上規模的企業進行統計,本季全省共完成機制紙及紙板21.44萬噸,比去年同季16.66萬噸增長28.7%,增幅提高了10.7個百分點,從行業統計的25家主要漿紙生產企業看,一季度產量產值呈雙增長的企業有16家,占統計數的64%;其中增幅在30%以上的有青山紙業、南紙股份、泉州新同發紙塑有限公司和福州泰豐等10家企業。
二、主要品種產銷此消彼長,庫存普遍上升:一季度新聞紙產量6.92萬噸,同比增長34.1%,其中南紙5.52萬噸,增幅達42.2%;龍巖造紙實業公司1.4萬噸,增長12.5%。新聞紙市場很暢銷,庫存下降42.1%,可謂產銷兩旺。紙袋紙市場持續低迷不振,產量為1.76萬噸,同比下降2.4%,庫存量同比上升較大。涂布白紙板產量基本持平,庫存略有上升,牛皮箱板紙產量同比增長24.5%,市場銷售受阻,價格下調后庫存還上升6.8%左右。商品紙漿產量3.63萬噸,同比下降28.3%,其中青紙減產46.6%、越秀邵武增產12.2%、漳糖紙漿分廠增產75.4%,漂白漿銷路好于本色漿,本色漿價格已倒掛銷售而庫存仍大幅攀升。此外,牛皮卡紙的市場也不容樂觀。
三、行業整體經濟效益大幅滑坡:年初紙市轉入低迷,除新聞紙、拷貝紙外其他各種產品銷售價格都有不同程度下跌,有的高達30%,這是效益大幅下滑的直接原因。據對行業內20家主要生產企業進行利稅、利潤總額統計,一季度共實現利稅總額8300萬元,比上年同期8595萬元下跌3.4%;實現利潤總額1610萬元,比上年同期4134萬元下跌61%。本季盈利企業13家,比上年增長4家,減虧企業6家,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的僅有南紙股份、龍巖造紙實業公司、晉江優蘭發和廈門造紙公司等五家企業;青紙因紙袋紙、牛皮卡及本色漿市場銷路不暢,效益下滑較大,對行業整體經濟效益影響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