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輕工業的現狀有喜有憂。僅就上市公司而言,造紙等行業今年中期業績的增長預期較佳,而家電行業自四川長虹大滑坡和科龍電器虧損后一直較為低迷。
針對輕工業存在的問題,“十五”規劃提出,使輕工業技術進步貢獻率達到50%左右,重點行業主要技術裝備達到國際90年代水平;調整企業組織結構,家電、造紙等行業,提高生產集中度,形成一批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上規模、上檔次,將有助于輕工企業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和贏利能力。
家電上市公司已在證券市場內形成一個較大的群體,該行業近年陷入價格戰,產品毛利率下降,有的企業發現單靠提高市場占有率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有關市場研究顯示,1998年以來家電上市公司的營業費用年均增幅超過20%,管理費用增長約10%左右。價格大戰就似白蟻,正在吞噬家電上市公司的利潤,以至于普遍出現銷售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增長,但營業利潤卻不增反減。家電上市公司欲擺脫目前的困境,出路就在于規模和檔次要兩手抓。在這方面,科龍電器、四川長虹、粵美的等公司已有動作。科龍電器在去年第三季度建立了專門的產品研發部,根據消費者需求和市場研究報告規劃2001年的產品線,以提高產品命中率為前提,把品種數量降低60%,大大節省未來投入市場產品的綜合成本。四川長虹以技術作“先鋒”叫板洋品牌,現已有能力生產擁有自主機芯的“精密顯像”彩電,與松下、索尼、飛利浦等國際巨頭們展開新一輪的高層次技術角逐。
造紙行業的發展在輕工業“十五”規劃中重點提到,要求造紙行業提高生產集中度,爭創國際知名品牌。滬深兩市現有14家造紙行業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不錯,其中不乏績優股。國內造紙業目前一方面是面對不斷膨脹的消費,另一方面卻是步履維艱地生產,供需矛盾尖銳,每年不得不大量進口紙張。以新聞紙為例,去年國內的實際需求量為160萬噸,而新聞紙產量僅為140萬噸,新聞紙的缺口尤其是高檔新聞紙的缺口很大。資金短缺是制約造紙業發展的瓶頸,在這方面,造紙行業上市公司相對較有優勢。例如,晨鳴紙業近兩年主營業務增長率分別高達60.74%和40.18%,去年又通過B股增發A股籌資14.56億元,投入15.3萬噸高檔銅版紙項目,這一募股投資項目是國家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建成后將緩解我國高檔銅版紙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為國家節省甚至創造大量外匯。
輕工業“十五”規劃強調,著力培育和發展家電、塑料、日化、室內裝飾、包裝裝潢印刷、文體用品等市場潛力較大、產品附加值較高的新興行業;積極采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皮革、照明電器、日用硅酸鹽、金屬制品、日用機械等輕工傳統行業。“十五”期間,上市公司將成為輕工業“上規模、上檔次”的先鋒。上海家化、上海梅林及重組入主PT雙鹿的上海白貓等滬市本地輕工業上市公司,均已建立市級技術開發中心。今年新上市的上海家化募股資金中有5100萬元用于投資技術中心擴建項目,建成后每年能開發新產品100多種,將使企業增加銷售收入約3億元。
“十五”期間,我國輕工業還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建立和完善輕工業開放型經濟體系,積極實施“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近年,家電上市公司特別突出“走出去”戰略,出口創匯已成為不少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例如,粵美的A去年小家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36%,洗碗機主要向海外銷售,產品幾乎出現在每個歐洲國家的市場上。青島海爾更已成為國際品牌,據美國家電生產商協會統計,183至266立升海爾冰箱去年1至9月占美國市場份額35.88%。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在即,對輕工業“走出去”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入世將使我國輕工產品的海外市場空間增大,各種貿易壁壘的消除,將有利于輕工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