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沿岸一些企業,因“一控雙達標”到期未能完成被下令停產整頓。可是,某些企業受利益驅動,不加治理擅自開工,與檢查玩起了“你來我停,你走我開”的“捉迷藏”。精于此道的沙市造紙廠今天被記者抓個正著。
沙市造紙廠在“一控雙達標”限期治理中,廢水一直未能達標排放。今年年初被荊州市環保局下達了停產治理通知書。記者日前來到該廠暗訪,在靜悄悄的廠區,記者發現了發燙的設備和該廠“四月份生產記錄”和6月26日“中夜班通知”。該廠是否在違法生產?記者裝成客戶詢問廠里值班室內的一名員工。面對“定貨”的誘惑,這位員工泄露“天機”:“這幾天有重要的事,暫時停幾天,過后再來。”而該廠廠長堅稱“機器熱是曬的,記錄是去年的,半年沒開工了。”
這回,記者折回該廠,遠遠就看到工廠的煙囪冒著白煙。廠房后面幾十米寬的排污口嘩嘩的向外涌著廢水,臭氣撲鼻。不遠處停泊幾只運蘆葦的船,船老大說,前兩天聽說有環保檢查,在外面停了20幾天,今天才讓卸貨。
見有人來,報信人立即爬進廠里,排污口的水馬上停了。
車間里空無一人,廠長也沒有了蹤影。但仍燃燒著的鍋爐、冒著熱氣的機器、成捆的漿板都表明,幾分鐘以前這里還在生產。
留下應付的副廠長先是解釋是處理舊原料,避免浪費。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他才不得不承認,工廠為了保證收入,一直在斷斷續續的生產。
記者問他,知不知道這樣向長江排污會對長江特別是該市市民的飲用水造成極大危害,他無奈的說:“我也是喝這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