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科學委員會資助研制的造紙廠封閉式污水處理和再循環系統最近在比利時伍德格姆造紙廠試用成功。據稱,這是全世界造紙業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第一套封閉式污水處理循環系統,這為造紙業徹底脫掉污染大戶的帽子帶來了希望。
造紙業是用水大戶,僅歐洲造紙廠每天的用水量就達800萬立方米;造紙業也是污染大戶,生產紙張使用的廢舊原料中所含有的油墨、塑料和重金屬等如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因此,歐盟科學委員會從1985年開始,投資1.5億歐元,對造紙業進行了100多項旨在提高造紙業污水處理能力、降低造紙業用水消耗和減少污水排放的技術革新,其中包括研制這套被稱為“造紙業的腎”的封閉式污水處理系統。
伍德格姆造紙廠技術人員安·德希爾德爾向記者介紹說,近年來,為保護環境,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對工業企業用水和污水排放進行了法定限量。為在不增加污水排放的前提下增加產量,該廠于1999年10月安裝了這套“造紙業的腎”。安·德希爾德爾說,由于使用了這套系統,目前,該廠的總產量提高了一倍,但廢水排放總量仍與以前持平。她表示,近兩年的試用顯示,這套系統的污水處理性能良好,它不但提高了水的循環使用率,而且使所排放污水的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這位技術人員說,工業用水全封閉是環保發展的必然趨勢,實際上,這套系統從技術上已經完全可以使造紙廠用水實現全封閉化,即可以使工廠不再向河流中排放廢水,使廢水得到反復利用,從而使工廠所消耗水量僅為水的蒸發量。但她同時指出,由于實現造紙用水的完全循環還需增加投資,目前對工廠來說并不劃算。她說,如果政府立即對造紙廠實行禁止排放政策,他們完全可以依靠這套系統實現零排放,即實現工廠用水的全封閉化。
歐盟科學委員會在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們將在歐盟成員國中大力推廣這套系統,并希望與歐盟以外的國家開展技術合作,以使這一技術在全世界的環保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央視國際2001.07月0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