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國近代工業造紙的發源地,也曾是全國造紙品種、產量和輸出量均名列前茅的“造紙大市”。但是傳統造紙業一直存在著嚴重的“廢水廢氣廢渣”污染。在“九五”和“十五”期間,上海造紙業積極貫徹結構調整,對環線內所有造紙廠堅決實行“關停并轉”。
近日,有關方面傳出信息:“十一五”期間,上海至少有五大現代造紙項目要上馬,分別是:上海諾斯克紙業有限公司的 33萬噸新聞紙項目、金奉源(上海)紙業有限公司的 41 萬噸食品卡紙項目、上海中隆紙業有限公司的 35萬噸牛皮箱紙板項目、上海東冠紙業有限公司的 4 萬噸生活用紙項目和潛利工業有限公司的 6 萬噸生活用紙項目。這五個投資總額約 100 億元的現代造紙項目按計劃在 2010 年前全面建成投產。屆時,加上現有企業,上海市各類紙張紙板的綜合生產能力將達到 206.8萬噸,比“十五”末增長 1.7 倍;全市造紙企業的產品銷售收入將超過 93 億元,比“十五”末增長 1.9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