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漿紙林多元化格局
8月15日,省林業局、科技廳捐贈給海頭鎮林農40萬株優質桉樹苗及部分育林科技小冊子。圖為省林業局漿紙林項目辦主任黃金城向副市長張廣英交接40萬株優質桉樹苗表識牌。
儋州市高度重視漿紙林造林工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部署,狠抓落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目前,儋州市已形成全民種、企業種、公司+農戶種、農戶種等多種模式營造漿紙林的多元化格局。據統計,至8月13日止,全市共落實造林地7.1萬畝,備耕整地4.9萬畝,完成造林4.3萬畝,分別占全年計劃目標6萬畝的120%、80%和75%,有望超額完成全年6萬畝的漿紙林造林計劃任務。
轉變思想迅速行動
搞好漿紙林建設,關鍵在于提高思想認識。金海漿廠位于儋州市北部,漿廠的投產對帶動儋州市的經濟建設,推動交通運輸、飲食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將起積極作用。大力發展漿紙林,為金海漿廠提供原料,促進林農增收,儋州市責無旁貸。為此,在省林業局的安排下,儋州市四套班子領導親自帶隊,組織鄉鎮書記、鎮長、重點造林企業負責人,以及林業技術骨干人員到湛江考察桉樹產業的發展情況,收獲頗豐。
通過考察,大家充分認識到,只要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安排,桉樹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是統一的,在發展漿紙林的利弊上,必須辯證地、全面地進行分析,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發展漿紙林必須依靠群眾,只有讓群眾自覺地、自發地種植漿紙林,我們的工作才真正做到點子上。通過考察,大家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認識,為加快漿紙林建設奠定了基礎。
明確重點狠抓落實
漿紙林用地落實是儋州市面臨的最大難題。針對這個問題,儋州市結合土地類型、分布和利用的實際情況,采取了明確重點、狠抓難點的辦法,落實漿紙林用地。
低產林的改造。想方設法摸清儋州市低產林地的基本情況,協調土地所有者、承包戶和項目造林資金債務的關系,動員和引導林木經營權人將其改造為漿紙林。
低產坡旱地改造漿紙林。積極協調、引導金華公司等造林企業與農戶多方磋商,以多讓利給農民為出發點,通過提高地租等方式給予優惠。同時鼓勵農戶自行種植,通過市場調節的手段進一步擴大漿紙林用地落實面積。
抓北岸地區荒山荒地造林。以公司承包為主,通過加強管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鼓勵農戶在房前屋后等四旁地、零星地和閑置地種植漿紙林。這些地塊零星分散,集中造林不可能。因此通過適當補助資金、無償供苗等優惠政策,引導農戶自發地種植漿紙林。結合公路林改造種植桉樹。按照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文件精神,采取措施對公路兩側的綠化用地進行清理,結合公路林建設在公路兩旁5至10米內種植桉樹。上半年,共種植83萬株,長度約70公里。
優質服務初見成效
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發動,是儋州市發展漿紙林的主要措施之一。除開展造林咨詢,印發造林宣傳資料,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外,儋州市重點搞好典型示范。自去年在北岸建立示范林地后,今年又在交通要道那東公路旁建立了兩個桉樹示范林地。同時,在林地立牌說明示范林的基本情況。目前,示范林長勢喜人,宣傳和示范帶動作用顯著。
在宣傳發動的過程中,儋州市堅持依法行政、加強引導和充分尊重農戶意愿的原則,向農戶說明哪里能種漿紙林,哪里不能種;哪里種比較好,哪里種不夠好;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高產,什么情況將會導致造林失敗。向農戶算細賬,讓農戶自主選擇。由于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農民營造漿紙林的意識大大提高,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造林熱情,從過去的被動造林扭轉為主動造林,對金華公司或其他公司租地造林的支持程度也大幅提高。
同時,儋州市大力抓好優質服務,吸引和促進省內外公司企業、造林戶等社會力量投資造林。在原有金華公司、市林業總公司等四家的公司的基礎上,又引進了三峰公司等五家公司,使全市擁有雄厚實力的造林公司達到9家。(夏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