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訊 昨日,梁平縣委、縣政府出臺“摘帽令”:責令17家違規紙廠7月底關閉、責令16家再生紙廠10月底前治理,否則,負有監管責任的虎城鎮、龍勝鄉等14個鄉鎮長和5個縣級部門一把手就地“下課”,再由監察部門介入調查。
與此同時,該縣還與責任單位負責人簽訂了“責任狀”:責任人根據任務大小分別交納500—5000元責任金,縣分管領導交納250—2500元責任金,按期完成關閉治理任務者予以獎勵,否則責任金不予退還。
一時間,“摘帽令”在全縣掀起軒然大波:責任人冒著酷暑下鄉督查。龍門鎮鎮長李進印說,如此嚴厲還是第一次,確實是一種震懾。
相關新聞
梁平縣擁有天然的造紙條件———百里竹海,迄今有大小紙廠37家,是我市最大的造紙基地縣,但大多沒有環保手續,違法排污。
7月15日,該縣造紙污染被我市掛牌督辦。
廠長轉行當“鴨司令”
華龍網訊 昨日,記者與梁平縣環保局人士一道,深入相關鄉鎮調查。
記者在新盛鎮看到,明源紙廠廠長劉明元已改行。劉稱,2001年,他投資十多萬元辦起這家造紙廠,利用竹漿生產土紙,沒想到說關就關了。記者現場看到,該廠部分機器設施已拆除。

當地不少紙廠老板都像劉明元這樣轉行當起了“鴨司令”
劉告訴記者,他準備將造紙廠改為蜂窩煤廠。此外,他將原來造紙用的3個水池改作魚池,喂養了700尾魚。為增加收入,他還用水池放養100多只鴨。
據悉,當地不少紙廠老板都像劉明元這樣轉行當起了“鴨司令”。
訪談
“兌現問責絕不手軟”
地點:梁平縣政府
人物:縣長李志雄
記者:為何出臺“摘帽令”?
李志雄:7月15日,我縣造紙污染被市里掛牌后,縣委專門召開了常委會,決定鐵腕整治造紙業,對責任人實施問責。
記者:19個鄉鎮(部門)一把手真會“下課”?
李志雄:只要按期完成任務便不會被問責,目前看來有2家紙廠還沒拆除設施。
記者:這次怎么下手這么“狠”?
李志雄:犧牲少部分人的利益來保護生態環境,兌現問責絕不手軟。
記者:大批紙廠關閉意味著梁平將失去造紙基地縣牌子?
李志雄:三峽庫區生態保護是一種社會責任,縣內6條河都在外流,污染下游區縣,如果縣政府連治污都做不到便是失職,要這個牌子還有什么意義?
記者:不怕影響稅收?
李志雄:不管有多大的稅收,必須亡羊補牢,堅決關閉或治理污染企業,確保當地群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