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紙漿廠屬于印尼金光集團(APP)旗下的亞洲漿紙,早于1994年便落戶在洋浦,但項目中途停頓5年,項目投資已超100億元。根據海南省政府與亞洲漿紙的合約,這個項目最終將達160萬噸的產量,亞洲漿紙將在原有的100億元投資之上,再加160億元投資設160萬噸造紙廠,將其建成亞洲最大漿紙加工基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現場看到,金海紙漿廠的煙囪已冒出了煙圈。據廠內人員稱,一期制漿工程已試產近半個月了,預計下月中旬正式投產。屆時,有眾多明星參與的慶祝晚會將在洋浦舉行。
11月15日,亞洲漿紙董事長黃志源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洋浦是特區中的特區,雖然我們在當地的投資有一段波折,但我相信這個林漿紙一體化的大園區,肯定可以發展起來。”
黃志源所說的波折除了1997年的金融風暴使項目停下來外,還有種桉樹所遇到的麻煩。金光在成立金海紙漿廠的同時,成立了一家名為金華林業的公司,主要是為由海南省政府批準的350萬畝的人工林項目建林場,種植足夠的桉樹以保證紙漿廠的原料供給。
這個項目的問題是,海南按合同要求各地農戶種植桉樹,而遇到農民的反對,并且許多專家都對種桉樹可能帶來的環保問題提出質疑。
近日,由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公布的金光在中國“圈地”及砍伐森林行為的調查報告,再次引起各界的嘩然。
這份報告指出,海南金海紙漿有限公司在其運轉的第二年,這個年生產量為110萬噸的紙漿廠需要250噸的碎木作為原料,這是海南現有出口量的12倍。設想最好的情況是,如果金光能夠將其在海南、廣西和廣東的人工林擴大一倍,并且將這24萬公頃的人工林進行可持續的管理和經營,這么也只能滿足海南紙漿廠原料需求的72%,F在這個廠的產量增加到160萬噸,所需的原料將遠遠不足。報告指出,這個供給缺口將有可能導致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其它地區的森林破壞。
有海南不愿具名的專家指出,海南要做好準備,不能為了發展而破壞環境,更不能由此濫伐海南的森林。因為,黃志源說海南的天然資源在全世界都很難找到,這正是其對洋浦“不離不棄”的主要原因。
綠色和平組織的此次調查,以云南為主,在揭露了金光在云南的動作情況后,對金光在海南的行為也作了介紹。據其報告,金華廠的負責人甚至雇用當地的農民砍伐和焚燒森林,從2001年至2003年間,金華廠的行為引發了57場森林火災,破壞森林達3658畝。
從海南省政府的層面看,使洋浦真正運轉起來是第一要義,雖然所有的高層都一再呼吁要保護環境!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年初采訪衛留成時,衛一再表達了環境對海南的重要性,但他也說海南要發展一些無污染的新興工業,如金海紙漿廠,其污染已控制在環保標準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