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盒肯定是環保的好,但我覺得用起來也無所謂,反正吃的是里面的飯,對人身應該不會造成什么很大的傷害。就算是有傷害也沒辦法,我們中午都是這么吃飯,沒人注意過用的是什么餐盒!痹诒本┦谐枀^耀江新世界服裝市場,一位正在吃盒飯的攤主告訴記者。而他們使用的餐盒正是一種國家明令禁止的一次性餐盒。
偽劣一次性餐盒仍在使用
在10月23日于北京召開的“白色污染”治理對策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政府部門、高等院校、人大和企業界的眾多環保專家共同探討了治理“白色污染”的新途徑,并呼吁盡快制訂相關法規。同時,有關專家在會上提出,可降解餐具大多存在質量差以及價格高等缺點,許多產品不但達不到降解標準要求,而且還存在嚴重的衛生質量隱患,在短期內難以有效解決塑料廢棄物造成的環境問題,不宜大力推廣。
在北京市安貞里附近的一家餃子館里,記者發現該店使用的打包餐盒是標有“降解”字樣的一次性餐盒。但該餐盒色澤泛黃,表面有劃痕,并且很容易被撕破,明顯是不合格的降解餐盒。該店的服務人員告訴記者,她們使用的餐盒是環保餐盒,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可以放心使用。當問及該餐盒的進貨渠道時,她表示并不知情。不遠處一家成都小吃店的問題更加嚴重,該店使用的餐盒受熱后竟發出了一股明顯的塑料氣味,當記者帶著裝菜的餐盒離開該店后,該餐盒甚至出現了滲漏的情況。
假冒餐具充斥市場
為了調查不合格降解餐盒在市場上的流通情況,記者來到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金五星綜合批發市場,并在這里找到了批發一次性餐具的攤位。第一個攤位的餐具產品品種很多,但以一次性餐盒為主,除了國家曾要求停止使用的發泡餐盒之外,還有很多種不同材質的“降解餐盒”和“環保餐盒”。一位攤主介紹說,她這里的降解餐盒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紙漿材質的,另一種是普通的降解餐盒。“這種普通的8分,紙的還要貴點。”當問及這些餐盒質量是否過關,攤主回答:“都是好的,質量不好的不讓賣了。你看,這上面都寫著‘降解’!彼S手拿起手邊的一個餐盒展示給記者看,而記者看到的僅僅是餐盒表面上壓印著“降解餐盒”四個字。“更好的也有,一毛七一個,要的人少,都放后邊了。”這位攤主還表示,前來進貨的大部分是周邊地區的餐館、飯店,要的多數是這種價格較低的降解餐盒或者發泡餐盒!斑@些貨都是哪兒來的?”“河北的最多,北京的也有,但是北京的貴。”
記者采用北京環保餐具聯合組織秘書長董金獅介紹的辨別真假餐盒的方法,檢查發現,攤主所謂的合格“降解餐盒”材質很薄,手感綿軟,捏過后會在手上沾滿粉末,并且很容易撕破,明顯是摻和了雜質的不合格產品。這種材料的餐盒與食物中的水、醋、油等結合,會產生有毒的元素,危害人體健康,屬于假冒偽劣產品。在另一家銷售一次性餐盒的攤位,記者同樣發現了這類產品。據觀察,該攤位的產品除了部分標有品牌和生產廠家的地址外,大部分餐盒既沒有產品標識,也沒有合格證書,生產廠家、聯系電話等更是一無所有。只是用大型的塑料包裝袋統一包裝,包裝袋外部滿是灰塵,讓人很難相信這里面裝的是用來包裝食物的餐盒。對于記者的詢問,攤主回答:“沒關系,里邊都是干凈的,外面有包裝,灰弄不到里面!
據調查,在我國的一次性餐具市場上,“三無產品”和打著環保、降解旗號的假冒偽劣產品仍然存在,并且為數不少。這些產品直接導致一次性餐具市場的混亂,并嚴重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呼吁政策出臺
據北京環保餐具聯合組織秘書長董金獅介紹,自國家明令2000年底前必須淘汰發泡餐具之后,我國一次性餐具市場上一直沒有合適的替代品出現。于是環保餐盒、降解餐盒紛紛上市。但由于環保、降解餐盒的成本較高,工藝繁多,檢測方式復雜,很多不法商販借機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攪亂了市場!昂细窠到獠秃械某杀敬蠹s是0.15元,是不合格產品的一倍,所以很多不法商法販更愿意生產和銷售這種不合格的產品,牟取暴利。因此,市場一直處于混亂的狀態!彼表示,解決這種狀況的最好辦法,就是恢復對發泡塑料餐具的科學使用,并對其廢棄物有效地進行回收利用。
在10月23日的“白色污染”治理對策研討會上,與會成員已經達成共識,向相關的政府管理部門提出了恢復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回收利用的建議,并號召政府和社會的相關部門對治理白色污染的政策加以重視,盡快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管理力度,改變市場混亂的現狀。相信有關政策出臺后,我國一次性餐具市場的混亂局面很快會得到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