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訊 記者朱雪軍報道:小造紙、小化肥等“十五小”企業,早在1996年國家就已明令取締,然而5月17日至5月18日,記者隨省人大環資委組織的2004年“環保贛江行”檢查采訪組在萬載縣發現,這里仍有一些非法“小造紙”企業或明關暗開,或半開半關,死灰復燃,這些“小造紙”企業排放的污水,給當地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赤興鄉皂下村處于錦江河源頭的深山中,據群眾舉報,3年前這里新開辦了一家化學制漿小造紙廠。檢查組到達該廠時,該廠剛剛停止生產,廠區的院子里堆滿了稻草、毛竹等造紙原料以及部分產品,水、電、生產設備齊全。由于停產不久,其未經任何處理的造紙廢水仍在往廠外的河流中排出。在廠外的一座小橋上可見,被污染的河水泛著渾濁的泡沫向下游流去。隨行的省環保局工作人員說,化學制漿造紙廢水的特點是顏色深、泡沫多、污染物濃度高,直排下去,必將對下游群眾的飲水、健康造成危害。“一個造紙廠,污染一條河”,檢查組成員無不對此痛心疾首。在場的萬載縣副縣長許碧霞解釋說,對此類企業,政府多次明確要求堅決關閉,可能是工作落實不到位、監管不力,導致其“關而不死”。
同屬小造紙企業的雙橋造紙廠原是雙橋鄉的一家鄉鎮企業,雙橋鄉政府不僅不予以取締,反而在2000年將其賣給個體業主,并保護其繼續違法生產。廠內造紙污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嚴重污染了當地河流。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廠散發著刺鼻的臭味、黑糊糊的造紙浸泡池內仍有生產原料。大橋村村民辛煥和告訴記者,由于村里的飲用水及農田用水遭到污染,村民們不得不湊錢另搞了個引水工程,舍近求遠從山溝里取水用。
檢查組來到赤興鄉角山村煙花鞭炮用紙廠時,廠內機聲隆隆,工人正忙個不停。廠外的兩個排污口垃圾成堆,未經任何處理的土黃色的污水正“飛流直下”,向河中排放。檢查組在查驗證件時,發現該廠《排污許可證》的發證單位為“萬載縣環保局”,發證時間為2003年12月8日。省環保局副局長倪忠民指出,該廠屬于利用廢紙造紙的企業,根據環保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此類企業的環保審批權為省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縣級環保局無權審批。萬載縣環保局不僅不依法監督該企業守法經營,反而違法給其發放《排污許可證》,為其創造“非法企業,合法排污”的條件,屬執法犯法。據悉,萬載縣環保局這樣發放的《排污許可證》還有多家。省環保局將對萬載縣環保局相關責任人從嚴查處。
省人大環資委負責人指出,水資源保護,關系到江西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淮河流域的小造紙企業總產值累計不過500億元,而治理其帶來的污染卻要耗資3000億元,恢復生態功能水標準要100年時間;黃河流域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15億元以上,黃河流域內每年人體健康損失超過22億元。贛江是江西人的“母親河”,如果聽任贛江及其支流污染,江西人將何以為生?當地政府必須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千萬不能再對環保問題、對“小造紙”污染麻木不仁。
“環保贛江行”檢查采訪組建議宜春市政府依法取締所有小造紙企業,做到吊銷執照、斷電斷水、清除原料、封存并銷毀主要設備。5月19日,萬載縣政府召開了小造紙廠集中整治專題會議,決定對全縣所有制漿小紙廠全部予以關閉,5月26日起實施斷電,強制性拆除設備,并全程跟蹤監督,防止其死灰復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