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森博漿紙公司與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舉行合資簽字儀式。一石激起千層浪,森博漿紙再一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此次合資的背景是什么?資產如何重新分配?前景又如何?帶著社會各界包括公司職工的許多關心和疑問,日前,記者采訪了森博漿紙公司總經理高德武。
記者:高總您好,此次公司與金鷹國際集團合資合作一事,在社會和業界以及公司內部引起很大反響,很多人認為,我們在業界已經做的很不錯,為什么還要選擇合資呢?
高總:首先,我代表公司感謝社會各界多年來對我們的關懷和支持。的確,我們森博公司在過去的幾年里成績是巨大的,干部職工齊心協力,艱苦創業,三年工期二年建成、半年試車即投產、一年達到設計產能、當年有效益,國內單線生產能力最大、工藝技術和裝備最先進,投資最省、投產最快,一次試車成功,29億元投資建成價值45億元的工程……這其中的每一項,都是新紀錄。局部的看,我們的確已經做的很好,但與國際水平相比、離制漿造紙業規模經濟要求都還有相當的差距,特別是年產22萬噸漿的規模偏小,企業競爭力明顯不足, 隨著IP、STORA-ENSO等跨國集團開始進入中國租地造林辦漿廠以及國內晨鳴、華泰等企業的迅速崛起,我們的優勢已越來越小,如果不抓住機遇盡快發展壯大,隨時都有被競爭對手擠垮的危險,進而被市場淘汰。我們已經深感市場競爭的殘酷和威脅,所以,打破單一國有體制,利用國外資源和資金,結合自己深水良港和淡水優勢,進一步把企業做強做大,擠身于世界造紙強手之林,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記者:能否簡要介紹一下金鷹國際集團的情況?公司為什么不選擇在國際更具影響的企業合作呢?合資后的資產是如何分配的呢?
高總:金鷹國際集團是由印度尼西亞華裔陳江和先生在新加坡注冊的一家亞太地區多元化綜合性工業集團,成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總資產超過60億美元,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在國際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該集團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建有世界上最大的紙漿廠,年產量200余萬噸,其生產的“小葉”、“小葉相思”漿,在國內市場有較高的占有率,年銷量約50萬噸,是“森博”漿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該集團還擁有年產40萬噸的造紙廠、年產12萬噸的人造纖維和其他特種纖維廠、年產60多萬噸的食用油和油脂化學品廠、年產2000余萬噸的煤礦等。同時,該集團在印尼還擁有1500余萬畝原料林基地,可以為我們的合資企業提供足夠原料。
金鷹國際集團雖然在國際紙業界不算最大,但最大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我們的原則是選擇最合適的合作。今年3月中旬,公司開始與金鷹國際集團進行接觸,由于雙方文化背景相近,經營理念一致,因而合作步伐進展較快。6月份,于建成市長、毛繼春副市長率領考察團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對金鷹國際集團進行了商務考察并達成了合作意向。7月13日下午,公司與金鷹國際集團在濟南山東大廈舉行了合資簽字儀式。此次合作,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金鷹國際集團出資收購森博漿紙現有資產51%的股份,將森博漿紙有限責任公司改組成為一家中外合資公司,而森博漿紙原有兩家股東—山東省日照市第一輕工業公司和山東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合資分別占25%和24%的股份;二是投資12億美元,合資建設年產100萬噸漿廠,其中金鷹集團以現匯出資90%,森博漿紙公司以土地使用權和公用設施出資10%,未來100萬噸漿投產后再對兩部分資產重新評估,合到一處。
記者:社會各界對這次合資合作的期望值是很高的,請您談一談此次合資合作對社會和業界的意義好么?
高總:此次中新合資合作,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對社會和業界的影響是巨大的。首先,森博漿紙在義不容辭地爭當日照市工業強市領頭雁,她的每一步舉措,對我們當地經濟的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對此,兆前書記和建成市長極為重視,并給予這次合作以巨大支持和關懷。此次合資,能夠迅速膨脹我市經濟規模,提升我市在國內國際的地位,這對于市委市政府“依托青島、趕超威海”目標的順利實現,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次,這個項目也是目前為止我們山東省歷史上最大的單項招商引資項目,這對于探索我省如何進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如何利用好國外資金和資源具有指導性意義,同時,也能極大地提高山東省造紙行業在全國的地位,張高麗書記、韓寓群省長都非常重視并給予關懷和指導。
對中國紙業界的影響將更加深遠。首先,她將有效地改變我國的漿紙產業結構。長期以來,因木材缺乏和技術落后,我國造紙工業一直以禾草為主要原料,木漿在造紙原料中所占比重很低,資料表明,發達國家的造紙業,木漿所占比重達95%以上,而我國僅占18%左右,可見,大力發展先進的木漿生產,調整紙業生產結構已是大勢所趨。其次,能極大地改變目前我國木漿大量依賴進口的局面。目前,除了我們公司年產22萬噸以外,國內僅有的幾家年產能力都不過10萬噸。去年我國漿的需求量是560萬噸,進口漿達530萬噸,占95%。我們的二期100萬噸漿廠投產后,實際產能能達到120萬噸,加上現有漿線改造后30萬噸的產能,年產漿能力將達到150萬噸,將極大地改變這種被動局面,這對于國內造紙廠家應當是個利好消息。
應該說,雙方合資建設大規模漿廠,完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屬于國家支持的引進外資發展產品目錄。這一舉措也使我們森博在林漿紙一體化建設的道路上賣出了新的一步,為國家利用國外資源在國內建漿廠,并利用國外土地資源發展速生林基地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通過合資,既能利用國外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管理,盡快做強做大企業,又能利用國外林業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在我國新一輪造紙業結構調整中搶占制高點。而且,通過做強做大,控制了國內化學木漿這個上游產品后,我們將有條件根據市場需求,建設和增加國內外所需的各類紙產品,無論是新建,還是并購,在造紙行業的廣闊天地里,我們將自由翱翔,游刃有余。
記者:有許多市民提出這樣一個疑問,項目規模越來越大,對我們周圍環境的負面影響會不會也是越來越大?
高總: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會。日照向以碧海藍天、空氣清新、環境優雅著稱,這是每一個日照人包括所有森博人都應當自豪和珍惜的,森博漿紙要發展,在任何時候都不會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否則市民不答應,政府更不允許。我們一期工程就堅持將生態效益放在首位,站在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不惜投入3.4億元巨資進行環保建設。堿回收和污水處理采用了北歐國家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工藝設備,堿回收率高達98%,水循環利用率達80-85%。處理后的污水COD指數僅為75mg/L,各項指標均遠遠優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得到了國家環保部門和專家的高度評價。
雖然在去冬今春試生產期間,由于機械故障的原因造成了部分不凝氣體外泄,給市民生活帶來一定影響,但隨著生產正常化,以及我們對不凝氣體管制和改造力度的不斷加大,從今年五月份開始,已經基本上解決了廢氣的問題。十月份,部分新設備安裝后,可全面解決不凝氣體問題。應該說,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是完全可以解決好廢氣問題的。金鷹集團在印尼的200萬噸漿廠,根本沒有一點異味。所以,我們新上100萬噸漿廠,能夠保證不存在臭氣污染問題。
二期工程建設,我們將會利用成熟的經驗,繼續堅持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原則”,繼續加大對環保建設的投資,堅持采用國際一流的設施和技術,并輔之以嚴格的環保管理,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為我市臨海大工業的發展和生態建市戰略目標的實現做出切實的貢獻。
記者:此次合作的進程安排是怎樣的?現在已進展到了什么程度呢?
高總:為了加快合作項目的進程,金鷹集團與森博漿紙公司已注冊成立亞太森博(日照)漿紙有限公司,該公司總投資2980萬美元,注冊資本1200萬美元,目前已有序地展開工作。森博漿紙公司資產評估正在進行,估計在8月底9月初結束,100萬噸漿廠計劃明年上半年開工建設,爭取2006年上半年投產。
記者:有相當一部分職工在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改造成合資公司以后,職工的待遇會不會降低?會不會裁員?新的合資公司對職工也一定會有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吧?
高總:我個人認為,合資后職工的待遇只有提高不會降低。道理很明顯:首先,通過合資合作,技術進步了,規模擴大了,管理和效益提高了,大家的待遇也會水漲船高。其次,引進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機制和分配機制、人才機制,進一步打破大鍋飯,進一步拉開收入差距,為每個人干事創業搭建新的平臺。此次合資,對于我們每一個職工來說是一次機遇,一次挑戰和一次考驗,是一次展現自我才華,顯現個人價值的極好機會,同志們要充分認識合資對個人以及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要努力認清當前的大好形勢,加強學習,顧全大局,努力把工作做好。第三,金鷹集團從合作開始就一再強調人才本土化,會對現有管理層和各層次人員有一個合理安排,并力求最大限度保持穩定。尤其100萬噸漿上馬后,急需一大批人才,也會優先從現有人員中選拔。機會永遠屬于那些有準備和勤奮踏實工作的人,每個人都可利用這個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至于裁員,這個說法不確切,應當說是淘汰。對于那些素質低下、工作消極、表現差的人員,即使不合資也要予以淘汰。
記者:高總,請您展望一下此次合資合作的前景好嗎?
高總:合作前景可以用無限美好來形容。通過此次合資,我們利用國外資金和技術資源,充分發揮日照深水港口、淡水資源、土地資源及森博漿紙現有的優勢,依靠合作雙方建設管理大型及超大型制漿企業的豐富經驗,同心同德,精誠合作,一定會在短期內將森博做強做大。100萬噸漿項目上馬后,我們將成為國內最大的漿紙企業,接下來,我們還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再上100萬噸化學漿、60萬噸機械漿、185萬噸紙和紙板,爭取十年左右將森博打造成為亞洲最大的漿紙基地。那時,森博漿紙對行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貢獻就會大大提高。 (森博漿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