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消息,1998年春節剛過,曾榮獲福州市勞動模范、市鄉鎮優秀企業家稱號的陳建升,以1500萬元的價格收購了瀕臨破產的福州第二造紙廠,與人合股創辦了福州聚豐紙業有限公司。5年后的今天,“聚豐”公司經過大刀闊斧的“生產線革命”,顯露出勃勃生機:去年總產值達到7866.97萬元,成為市重點企業40強單位。
所謂“生產線革命”,其實就是改革。陳建升說:“買下第二造紙廠后困難很多,解決困難的辦法就是搞改革,一年一改革。”第一年,他把原先近500人的職工隊伍“砍”得只剩下350多人,管理干部從150多人調整為31人,并進行優化組合,人浮于事的問題迎刃而解。接著,陳建升整天蹲在車間里,與員工們一道馬不停蹄地修復了兩條紙機生產線。經過3個月的整頓。10月,“聚豐”產品上市,當年實現產值380萬元,納稅22萬元。
第二年,陳建升把目光投向擴大衛生紙生產規模上,新增1條衛生紙生產線。由于減少了“外加工”等中間生產環節,產品成本大幅降低,還獲得省優產品稱號。陳建升感到“聚豐”參與市場競爭的時機來了。他對股東們說:“眼下,各色衛生紙充斥市場,令人眼花繚亂。但產品重質量,薄利才能多銷。”沒過幾天,“聚豐”衛生紙便走進千家萬戶,以低于市場價10%的優勢,占據榕城市場較大份額。這一年,公司產值達3161.38萬元,納稅250.03萬元。
2000年,為使“聚豐”的白板紙生產躍上新臺階,陳建升果斷拆除了原白板紙機,購進破產企業———光澤造紙廠的2400M/M型多網多缸造紙機,并把它改造為三道涂布白板紙機生產線,配備微機裝置,當年設計、安裝、投產,日產能力達50噸。這一年公司產值比上年增長200多萬元。
跨入新世紀,陳建升又出新招:除新上一條高級紙生產線外,著力推行“內抓管理、外拓市場”策略,“聚豐”系列產品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遠銷美國、日本及香港等地,全年實現產值6500萬元,納稅460萬元。
2002年是陳建升在他推行“生產線革命”的第五個年頭,他依然不知疲倦地奮進。這一年,他帶領員工抓快裝鍋爐增容、抓芯漿系統改造、抓技術工藝改進,取得了衛生紙年產6000噸、自行加工5500噸的好成績,年產值與納稅額均創歷史最好水平。(林加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