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家對造紙企業大力扶持,福建南紙、廣紙集團、山東晨鳴、華泰集團、博匯集團等一批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競爭力與日俱增;金光集團(APP)、芬歐匯川(UPM)、紫興紙業和東莞玖龍紙業等一批外資獨資企業迅速崛起,使制漿設備的生產能力和使用技術大大提高。國外的磨片規格由以前的∮600以下,發展到現在的∮1575、∮1625和∮1676(66英寸)的大型磨片,不僅在規格上發展迅速,而且在材質上也由普通球墨鑄鐵發展到特種不銹鋼,在鑄造技術方面也上廠一個新臺階。相形之下,國內磨片制造廠家在科研和加工能力,大大落后于發達國家。
目前,國內生產磨片的專業廠家,主要有丹東鴨綠江磨片有限公司、上海二輕機、吉林紙業股份公司機修分廠及山東部分廠家。其中,生產大規格和不銹鋼材質并得到用戶認可的,有丹東鴨綠江磨片有限公司等少數廠家。尤其丹東鴨綠江磨片有限公司經過這幾午的努力,企業發展突飛猛進,生產早能力和技術水平得到壯大。該企業十分重視高科技這幾年,不斷引進高科枝人才,其中研究員1名,高級工程師3名和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數名, 使公司的科研、技術力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并成立了磨片研究與開發中心,針對磨片的材質、機械加工制造、性能和磨片的失效進行研究和分析。2001年投資一大筆科研經費,經過半年的攻關,開發成功了JC系列錐度磨片。填補了國內該類產品的空白解決了進口錐度磨漿機的配套問題,這種產品投放到時受到用戶廣泛的歡迎,現已有幾十套錐度磨片在有關紙廠磨漿機上運轉。
∮600以下盤磨磨片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大大小小十幾家磨片廠大打價格戰。例如∮450磨片,丹東鴨綠江磨片有限公司的價格為每套420元(含稅價)。其他廠家每套380元、360元,更有甚者每套300元。這種價格大戰恰恰說明一些企業追求的不是摸篇的內在質量和真實的品牌,而是一種"慢性自殺"的非理性競爭手段。在這方面,丹東鴨綠江磨片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企業依靠市場,市場占有靠產品,產品信譽靠質量"的理念,時刻維護著"金泉"磨片的形象,使得"金泉"磨片成為造紙磨片產品中的上品,并得到廣大用戶的信任和厚愛。為此公司嚴把質量關,不合格的磨片產品決不出廠,并加大質檢裝備和質檢人員的素質培訓,加強質檢人員的責任心和增強主觀能動性,對于用于提出的磨片問題,都將在第一時間內解決,使用戶用上放心產品。
面臨國際市場的競爭,國內磨片制造廠家要學會兩條腿走路,既要自身發展共識,又要走和外商和資合作道路,把企業做大做強,丹東鴨綠江磨片有限公司年初與歐洲一家大型早紙機械集團公司進行洽談,就共同開發亞洲及國際市場達成了共識,此項事宜在進一步的磋商之中。
針對磨片市場的變化,國內磨片生產廠家必須抓住機遇,苦練內功,降低生產成本和強化質量意識,加強生產設備的更新換代,只有生產出一流的品牌,才能立足于磨片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