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手機充值卡都是塑料的,不易降解,用戶用完后隨手一扔,會造成不小的環境問題。記者昨天了解到,一種沒有污染的紙質充值卡近期將大面積推廣,年內有望覆蓋全市2000多家便利店,完全實現綠色充值。綠色充值安全又便捷從外表看,“綠色充值卡”和辦理銀行卡時收到的密碼信函一樣,中間是密封的網格紙面,撕開后可以看到一串密碼,與一般塑料卡上錫封的密碼并無區別。此外,“綠色充值卡”上面還印有購買點和出卡時間,以備校驗,有些店甚至可以打印出500元的充值面額。
記者昨天來到良友便利店鳳陽一店,發現這里“綠色充值卡”的銷售情況相當好。據該店的包店長介紹,只要將密碼卡插入充值機,輸入所要的充值卡類型和張數,幾秒種內一疊紙質的“綠色充值卡”就被打印出來。
當記者問及密碼的安全性時,包店長表示,他們是通過這臺機器“撥號上網”,連接到提供數據的公司終端,然后獲取卡號和密碼,打印成密封的紙卡,全部過程很安全。剛開始時,還有些顧客將信將疑,要求當場充值以驗證是否可靠,結果每次都準確無誤。每月取代30萬塑料卡據有關人士介紹,“神州行”、“全球通”兩種卡都可以實現綠色充值。目前,“綠色充值卡”已經在良友、可的、好德、喜事多等便利店大面積推廣使用,不久聯華便利店也可能會加入。在今年年底前,綠色充值有望覆蓋全市2000多家便利店,估計明年上半年還會增加到2500家。
據悉,現在“綠色充值卡”平均每月的銷售量在3000萬元左右,以每張100元的面額計算,等于每月取代了近30萬張塑料卡。市面上通行的手機充值卡除了提供一個密碼外,塑料卡本身毫無用處,充值卡的用戶又非常多,因此會造成不小的環境問題。相比之下,紙卡沒有污染,是一種綠色環保卡。
紙質環保將成為趨勢手機充值卡只是現在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電信卡中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IP卡、IC卡、201卡、上網卡等,不僅類型多,而且數量巨大。
據悉,本市廢棄物管理部門目前尚無有效的辦法來妥善處理各種廢棄的塑料電話卡,唯一辦法就是焚燒。有關人士認為,此類塑料卡的危害并不亞于“白色污染”,其污染問題不容忽視,推廣使用紙質的各種綠色電話卡將成為一種趨勢。在重點堵住塑料卡生產源頭的同時,應該在全社會倡導綠色環保,讓破壞環境的塑料卡逐漸退出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