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之際,在犍為縣廣大農村,隨處可見成片、規范的各類新栽林竹。今年,該縣圍繞實施“生態優縣”戰略和國家建設長江上游綠色屏障計劃,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截至3月底,已完成退耕還林5萬畝,實施合作造林3.4萬畝。
犍為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的退耕還林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認真制訂退耕還林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落實項目的配套物資,解決項目執行中的重大問題。縣委書記田玉飛強調,實施退耕還林,大力發展林竹生產,是犍為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與各鄉鎮簽訂目標責任書,把建設項目落實到村、組、戶和地塊。縣委政府始終把實施退耕還林放在農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發揮其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突出認識到位;發放退耕還林宣傳提綱及技術資料12萬份,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收齊5萬畝雜交竹的種苗款,并派出工程技術人員570人次,培訓人員1.7萬人次,做到宣傳到位;在實施過程中,堅持“五統一”,即統一下達計劃、統一竹種、統一調運竹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栽植完成時間,并對雜交竹全部實施地膜覆蓋,確保竹苗成活率,做到措施到位。各退耕還林鄉鎮熱情高漲,紀家、羅城、伏龍、下渡等鄉鎮僅用20天時間便完成栽植任務。截至3月底,全縣涉及17個鄉鎮3.5萬戶農戶的5萬畝林竹已全部規范化栽植完畢,且長勢良好。在實施造林過程中,還結合縣情,以20萬噸漂白紙漿項目生產原料基地落戶犍為為契機,重點發展撐綠系優質雜交竹,輔以巨桉、國外松、楊樹等速生豐產林木。
該縣除完成國家退耕還林任務外,還廣辟渠道,多方爭取,采取不同形式擴大造林規模,今春就有5個鄉鎮與川南林業局合作造林3.4萬畝。同時,因地制宜發動農戶開展荒山造林,并計劃年底前完成3.1萬畝,達到全年栽竹種樹11.5萬畝的規模。
(陳林 徐澄泉 謝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