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WTO后,國有大企業如何轉變經營機制,揚長避短,挖掘自身優勢,迎接機遇與挑戰;地方政府如何調整區域經濟發展思路,特別是縣轄區域民營企業,如何提高產品檔次,增加科技含量,創名牌、出精品、塑形象,將自身企業做大做強……
面對這一樁樁困擾企業發展壯大的課題,中國包裝總公司的決策者們科學組合自身資源,放下國有大企業的“架子”,打出了“高位服務”牌。3月24日至27日,記者隨中包總公司專家咨詢服務考察團走進通州市。此行的目的就是采訪中包總公司與通州市政府聯手運作,優勢互補、共振雙贏,探索“入世”后自身發展新途徑。
陽春三月的通州,金燦燦的油菜花在紛紛細雨的滋潤下顯得格外清馨靚麗。通州市隸屬于我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的南通市,地處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入海口北巖,東臨黃海、南依長江,與上海燈火相邀,同蘇北平原一脈林依,素有“江海明珠”的美譽。全市人口132萬,面積1320平方公里,2001年實現生產總值131億元,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衛生先進市。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跨入新世紀的通州人,正以其素有的勤勞與智慧,繼續弘揚發展主旋律,夯實基礎,著力實施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城鎮化和知識化“五大戰略”,進一步深化改革、提高綜合實力,全面建設寬裕型小康社會,力爭在蘇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把通州建成上海都市圈的明珠、蘇中地區最具現代化氣息的亮點、南通市獨具特色和魅力的“輔城”和長江三角洲北翼最適合創業和居住的地方。通州市的領路人,面對著中國入世,世界經濟激烈競爭的局面,反復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本地優勢資源,提高其綜合實力以及企業的競爭能力。正是這種優勢和新的課題,促使通州市領導先后兩次到北京中包總公司尋求支持;也正是這一優勢和新的課題,引起了中包總公司決策層的關注與思索。
互補貴在雙受益,心有靈犀一點通。當中包總公司專家服務團全國政協委員、中包總公司顧問、發展現代委員會主任、科技、人力資源專家、原國家工商局黨組書記,現任中國廣告協會會長楊部青,中包總顧問、專家咨詢委員會會主任、原輕工部食品工業與造紙司司長、現任中國釀酒協會會長耿兆林,及中包總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兼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南昌明等一行走進能州之時,即受到了通州市委書記陳照煊、市長曹亮、副書記朱茂鑫、曹斌(兼常務副市長)、周躍華,市人大主任金維勤、副市長許海波、王沈康、曹建平、楊建忠、明漢清等當地要員及企業界的代表熱情的歡迎和坦誠的相待。仿佛神交已久,一見如故。沒有司空見慣的寒喧客套,也沒有走馬觀花的逢場作秀,無論是在政府的會議室還是在企業的車間,無論是交談還是考察,雙方均是緊緊圍繞著優勢互補這一主題,時時突出一個“實”字。
3月25日上午,在通州亞細亞大酒店8層多功能廳舉辦的中包總公司服務功能展示會,上至總經理,下至各部門負責人,每位演講者都從不同角度,將中包總公司高位服務功能,向通州市府官員及60余位企業經營者充分陳述展示:從人力資源的開發到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從WTO與企業文化到企業的競爭力;從科技政策與科技成果的推廣到國際標準的認證、產品的檢測;從信息、傳媒的交流溝通到現代經營管理的培訓,以及社會資源的組合等高位服務功能,都一一做詳細展示與說明。專家團圖文并茂的演講,尤其是上門服務的做法,贏得了與會企業負責人和當地官員的好評。特別是南昌明總經理提出的“從點作起,以點帶面”,創品牌、塑形象,利用品牌優勢,即走“企業——品牌——城市”的“大包裝”經營理念,得到了人們的高度評價。他特別強調與通州合作,應本著務實創新,一步一個腳印互聯互動,優勢互補,共振共贏的發展新思路,更是令人耳目一新,給世人以深刻啟示,在當地引起不同程度的反響。
受益的何止是一方,中包總公司一行通過對“大富豪”啤酒公司、奶牛廠、釀造廠、農藥廠、綜藝股份等十余家企業考察、調研后,普遍感到此行不虛,收益頗豐。這十余家企業絕大多數都有民間資本的注入,民營經濟在這依江傍海的內陸前沿早以穩坐半壁江山,今日依然盡顯風流。南昌明總經理深有感慨說:去年中包總公司制定的“國退民進”發展戰略是正確可行的,這一點在通州的企業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記得南昌明總經理在與通州領導交談時曾說:政府的背景,國企的形象,民營的機制,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規律運行的新的機制,挖掘自身優勢,強強聯手、重新組合就能夠將企業做精、做強、做大,就能夠擺脫國有大企業面臨的困境,再創往日的“輝煌”。
3月25日下午,為了保證優勢互補這一戰略性舉措收到實效,通州市政府還組織市計經委、鄉鎮企業局、農業局、科技局、城建局等職能部門的負責人與中包總公司的專家、學者共同座談集思廣議。全國政協委員科技、人力資源專家楊培青在發言中說:通州盡管是全國科技先進縣(市),但是受高科技軟硬件的局限,研發實力遠遠不足,市縣區科技主管部門的主要工作要放在高科技的推廣與普及方面;小城鎮建設要有自身特色;信息資源與潛在的社會資源仍有較大的挖掘潛力;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仍需加強;整體品牌服務功能更亟待開發……。而這些恰恰是中包總公司的長項,這里無疑也便成了中包總公司經營理念轉變以來建立的第一個全方位與地方政府聯手,優勢互補、探索自身的發展基地。
3月27日,中包總公司專家考察團經過為期近4天的通州考察、調研、座談,經過雙方再三協商、中包總公司總經理南昌明、通州市副市長明漢表分別代表各方簽訂了中國包裝總公司(甲方)與江蘇省通州市人民政府(乙方)《合作意向書》,達成下列共識:
1、甲方向乙方提供的服務資源:CI企業形象設計、科技研發、現代經營管理培訓、信息傳媒、國際交流、包裝產品認證及其他體系認證、協助辦理勞務輸出等。
2、乙方的資源優勢:地區經濟發展較快,已形成一批地區規模企業;對地區內企業有較強的指導和引導使用;政策導向對發展地方經濟有較大影響。
3、為充分發揮甲乙雙方各自優勢,共同為企業服務,將甲方資源轉化為乙方地區內企業發展所需的服務性資源,在乙方計經委設立聯絡處,代表甲方向地區內企業推介甲方資源,同時將地區內企業服務需求向甲方反饋。
4、甲方指定部門作為乙方的聯絡處,負責溝通、聯絡、安排甲乙雙方具體合作項目。
5、經友好協商,甲乙雙方同意在近期內在CI企業形象設計、質量認證、現代經營管理培訓、勞務輸出等方面選定一二個項目,作為甲方向乙方提供服務的試點,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
走進通州,恰逢細雨潤物,辭別通州,雙方不勝依依。雖然只有短短四天的溝通與交流,中包總公司和通州市的決策者們無不感到內心的充實和喜悅。在探索和創新面前,道路無論是筆直還是曲折,卻永運都是寬廣的,因為路是人走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