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亞洲地區的卡片紙板生產能力過剩問題一直困擾著生產商, 最終導致了2001年第三季度的價格大戰。為避免給飽和的國內市場雪上加霜,韓國生產商于7月中旬開始削減價格,向中國市場大量銷售國內積壓的庫存卡片紙板,從此拉開了與其他生產商展開價格戰的序幕。亞洲地區卡片紙板生產商不惜大幅降價以力保原有的市場份額。在7月中旬到8月初的短短十幾天內,韓國生產商對灰底涂布白紙板的降價幅度高達50美元/噸,而中國臺灣和東南亞地區也被迫隨行,但是,由于這次降價風潮過于突然,大多數用戶持觀望態度,均不愿過多地增加儲備量,因而,此次降價并沒有拉動銷量的增加,反而交易額有所減少。
亞洲地區價格戰也對歐洲和北美市場產生沖擊,因為中國用戶可就近從亞洲地區的生產商手中以較低價格購買并以較短的運輸時間優勢取代歐美產品。
但是,目前韓國卡片紙板生產商已成功平抑價格混戰,于2001年12月初將銷售價位恢復到價格戰前的水平。
韓國生產商挑起的降價風潮對中國國內卡片紙板市場的沖擊不大,國內市場自7月份以來一直呈良好的平穩態勢。
盡管目前亞洲地區卡片紙板的生產能力已經過剩。但一些企業仍逆流而上新建生產線,尤其是在山東地區發勢頭比較迅猛。如山東日照紙業集團等正新建液體包裝紙板生產線。 |